3 月 27 日,由学校科研处、医药工程学院主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在太白湖校区举办。华中科技大学的薛志东教授和滨州医学院王燕教授应邀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论坛由医药工程学院院长夏勇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以蛋白质药物与智能医学交叉学科为主题,共安排两个报告。王燕教授率先以“面向生物医药的智能生物信息实践”为题展开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团队在蛋白结构解析及软件开发、肽类药物发现与设计及数据库开发、药物筛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享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智能算法从海量生物学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蛋白质结构域预测、神经肽类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王教授的报告重点突出、数据详实,生动展示了智能生物信息实践在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使听众深刻感受到跨学科研究的魅力与潜力。
薛志东教授随后带来题为“基于蛋白质语言模型的结构预测实践与应用”的精彩报告。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轻量型蛋白质语言模型的构建原理与技术路径。此类模型具有性能优、内存消耗少,性价比高的特点。薛教授结合丰富的案例展示了该类模型在跨膜蛋白拓扑结构、蛋白质Disorder预测以及药物设计等生物医学领域关键环节中的应用及其在新药开发、精准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前景。薛教授的报告内容全面、逻辑严谨,不仅让与会者对蛋白质语言模型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更引发了大家对如何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的深入思考。
在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之后,现场进入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就蛋白质药物研发中的技术难点、智能医学与传统医学的融合模式以及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与两位教授展开热烈讨论。王燕教授和薛志东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庞玉成全程参会,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微山湖”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蛋白质药物与智能医学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有利于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通过此次论坛,希望能够引导在场专家学者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确立更清晰的规划,推动智能医学等交叉学科领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学校4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活动。
【撰稿:史兴龙 责编:王凯 终审: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