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程学院第十三期“微山湖”论坛--蓼河分论坛

发稿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10

1218日,医药工程学院举办了第十三期“微山湖”论坛--蓼河分论坛。专任教师刘凯利、邹瑞芬博士针对自身科研进展作了相关学术报告。论坛由医药工程学院院长夏勇教授主持。

刘凯利博士介绍了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变构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基于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 eIF5A 的成熟,进而抑制多胺通路介导的促肿瘤发展这一现象,刘博士通过针对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的变构位点,合成一系列新型化合物。结果显示,这些具有高效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具有应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潜在价值。




邹瑞芬博士介绍了多功能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应用于细菌和肿瘤诊治方面的研究。其中,酶响应型分子探针分子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是研究亮点,当细胞发生癌变或炎症时往往首先发生细胞代谢的改变,其中包括一些蛋白酶的表达异常。虽然CTMRI和核素成像(PET/SPECT都有其自身的成像优势,但基于酶响应的光学探针相比于其他成像探针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实现活细胞实时成像的优点,因此在研究活细胞成像和信号通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论坛上,夏勇对两位博士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与点评,特别就新型化合物及探针在特异性设计、功能验证环节,以及跨生物多模型的药效评估与药理评价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夏勇强调,日常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员应紧密围绕临床实践与企业的核心痛点,提炼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问题,持续深化探索,以期切实解决一线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难题。

本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与会教师间的讨论及交流,激发了大家的思考与灵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撰稿:史兴龙  责编:王凯  终审:夏勇】